找到相关内容14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原典研习─绪言之二

    ,从一般的信愿法门来说,乃为他已生生世世跟随佛陀修学了,所以这辈子善根淳熟,当然很容易证果。但如以禅宗的观点,乃为舍利弗的疑情一向非常浓烈,所以当马胜比丘一讲,他就茅塞顿开已。在公案中,虽未详细说明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4965984.html
  • 马祖“大机大用”蠡测

    明确开示[16],马祖本人也有明文宣示:  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、因果、阶级,心量妄想,修因证果,住于空定八万劫二万劫,虽即已悟,悟已却迷,诸菩萨观如地狱苦,沈空滞寂,不见佛性;若是上根众生,忽尔遇善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966357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概要目次

    千岁,在这漫长的日子里,亲近弥勒菩萨,时时闻法修行,何愁道果不成,生死不了?即使未能证果,天福享尽,再回阎浮时,正值弥勒如来龙华三会之际,即能于初会中闻法而证阿罗汉果。  (3)或云:现在往生弥勒净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866400.html
  • 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讲记

    菩萨地》为中坚。全分区分四段,以大乘道果十法配之。十法之初为持,(任持依持义)谓比能持菩萨所发无上觉心,由以得道证果。菩萨之行,三劫中难行,苦行,任重道远,若无任持其心者,谁克臻此。故十法中,特详持法,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066678.html
  •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

    所有宗教之中是首屈一指的。  (四) 释迦牟尼教育的显著效果  为了让教外人士易于接受,现在我们不谈修行证果,单看一下释迦世尊教育的现实效果:   1、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中,记载了释迦世尊教化憍陈如、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567086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四)

    的。释迦牟尼佛也是和我们一样是人,更何况他所处的时代,没有佛,没有老师来指导。要经过长久的苦修才证果。  诸位菩萨!我们何其幸运!生在在公元两千年的时代。因为我们看过太多的佛菩萨,我们看过太多的修行者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167453.html
  • 神通并非万能的几个故事

    终于证阿罗汉果。证果之后,他又发心要度干家证人圣果;终于度到第一千家时,他便被人打死了,并且将他的尸体,埋在粪坑里。那是因为那家的一个女人与外人私通,而被迦留陀夷撞见了,唯恐他会张扬出去,所以把他活活...

    子 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967741.html
  • 生圆次第(1)

    身成就;中乘行者能在中阴阶段证果;下乘的行者只有等待来生证悟。  二、气、脉、明点理论  要知人体奥秘,首先要深入细身心层次的探索。特别是修持无上瑜伽部,更要明了构成细身的气、脉、明点的性相。  (一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067763.html
  • 王恩洋: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

    大地,  幻生幻灭,实体无依。此则断灭之论,无因果、无轮回、无染  净,无流转还灭、无出世圣道、无佛法僧宝、无心无识、无修行  证果,唯物质机械之转变演化而已。若依此说,则佛法无有安  足处所。  ...受果时一切应受,一受缚时一切应缚,一解脱时一切应解。然而一切有情既无一切俱得解脱之日,则是所谓声闻独觉菩萨如来,所谓修道证果菩提涅槃,一切皆为假说玄想而已。如是岂不夺圣教之帜,绝修行之路哉。彼宗教家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667812.html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待外求?宗门所  说,总归本分,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(此理即也)。若得此意(此名字及观行初心也),定然依  此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,而起修因证果、超凡入圣、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矣(此观行至究竟  也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